• 华体育会全站官网登录入口

巡天探海70000里——7个坐标里的振兴维度

来源:华体育会全站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31 08:31:04

  从梦天问天到天和天舟,从天问探火到嫦娥奔月,从长征五号到长征七号,从蔚蓝星球向浩瀚星空,中国叩问苍穹、探索宇宙的脚步越发铿锵致远。

  7年,20余次成功发射,大连重工研发的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火箭脐带塔,一次次圆满达成目标,用大连智慧和大连力量,助力中国向航天强国坚实迈进。

  今年11月3日晚,“长征七号”改遥六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一飞冲天,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发射升空。

  7年前的11月3日,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腾空而起,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迈出了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那一天,3000公里外的辽宁大连,守在电视机前的大连重工员工和文昌发射场同步雀跃。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2012年,大连重工突然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安排的一项特殊任务,为我国首个正在建设的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研发建造我国新一代多功能火箭移动发射平台——脐带塔。

  火箭发射前,脐带塔始终支承着电缆、管道与航天飞行器相连,直至最后一刻,脐带塔打开摆杆,将已脱落的连接器、管路等摆到安全区域,为火箭起飞让出安全通道,因此对航天飞行器发射的成败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影响。

  从材料到结构再到装配工艺和检验测试,脐带塔与大连重工以往研发的机械设备有极大不同。从钢板采购到铆焊加工,从整装调试到功能测试,研发团队与众多中国航天人一样,不断地探索与尝试,实现又超越。

  “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脐带塔高度约70米,重量约300吨。但这样的庞然大物,平面度、垂直度及直线度要求十分严格,加工和运输时分体平躺形态,经历3000余公里陆海运输,到文昌发射场正式应用的时候,又要分段组装为直立状态,全过程误差必须严控在毫米级的精度。

  沿海发射场天气变幻莫测,为满足“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执行发射任务要求,研发团队多次测试,首次实现了火箭从测试场地直接转场到发射阵地且所有连接状态不变,可以直接加注发射,形成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场的“新三垂”发射模式,优化了误差调整环节,缩短了发射阵地测试时间,成功将新一代火箭发射脐带塔应用到国内大型航天发射中。

  在随后的实践应用中,研发团队新的技术带头人王雪松更进一步,组织通过数个月的建模分析和实地测试,实现了一座脐带塔可对应三种火箭型号的国内首创,再次提升了脐带塔的领先性。

  从大连到文昌,从加工车间到发射场,从2012年接受任务到2016年“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相继成功发射,再到截至2023年顺利将空间站3舱6船发射升空,实现“嫦娥”揽月、“祝融”探火,大连重工建造的脐带塔,一次次为发展航天事业作出大连贡献,为中国航天奋楫扬帆镌刻大连印记。

  从一把好粮到一碗好饭,大连育种工作者用辛劳与智慧不断创造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领大连农业农村现代化创新高效发展。

  上天育良种,入地结硕果。稳居国内名优水稻研究第一方阵的大连农业“芯片”,将给国人乃至全世界的餐桌带来更多惊喜。

  解决了14亿中国人吃饱的问题,更要让国人的饭碗里装满中国好粮,航天育种就是从源头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培育推广农业“芯片”的赛道上,大连早已迈进国内名优水稻研究的第一方阵。

  色泽晶莹、颗粒分明、清香微甜、口感软糯、低糖低磷、富硒高钙……这份优异的现代化农业答卷,始于2005年的一次充满希望的航天搭载。

  “2005年10月27日,大连海事大学申请对其利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的种子进行保全证据公证。”

  搭载材料清单中,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搭载的9种材料在列,共计463克种子作为大连籍“优等生”拿到飞天船票,开启了大连农业的太空探索。

  18年后的2023年11月,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丰荣街道长山寺村的大连航天育种基地加工车间里,首席专家谢辉正带领工人们加工着10万斤航天功能稻“连粳4号”的种子,为明年的推广种植做准备。

  18年来,大连航天育种的“尖子生班”持续不断的增加新成员。6次太空搭载农业品种24个,已选育出经辽宁省审定的航天功能性水稻新品种3个,已诱变选育出水稻新品系77个……

  大连市水稻主产区主要处在黄海和渤海岸边,航天水稻的出现为利用好这些盐碱地找到了“金钥匙”。

  近年来,在辽南盐碱地上种出高效益的软米稻,已形成了育繁推和种加销的完整产业体系。

  据大连航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秀峰介绍,目前,航天功能稻“连粳4号”已成为大连市稻区的主打品种,在大连累计推广76万亩,市场平均售价不低于每斤10元,比普通大米均价高出3倍,为农民增收2.28亿元。而早些年通过专家审定推广的“连粳一号”水稻,已累计为农民增收81亿元。

  被老百姓称为“血管地瓜”的“连烤薯1号”地瓜,近5年来在大连推广72万亩,亩增收1100元,共为农业增效7.92亿元。大连的优质农业“芯片”,正在加速变现。

  从长山寺村一路向南,距离大连航天育种基地90公里的大连理工大学校友创业园·甘井子区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中科禾一(大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糖链植物疫苗系列新产品,成功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为多种农作物绿色防控保驾护航。

  在大连,采用植物疫苗的大樱桃,含糖量可提升至18度以上;裂果率大幅度降低,优质果产量显著提升;硬度的增加,为远距离冷链运输提供了更长的保鲜时间。

  在新疆,遭遇冰雹灾害的棉花,地上部分受损严重,根系却保持完好,植物疫苗通过滴灌进入植物细胞,配合营养方案,迅速长出新叶,有效保证最终产量。

  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管理局,大连植物疫苗已应用于100多万亩水稻,占其水稻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为当地减少了15%的杀菌剂用量……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科禾一用5年时间,将国际领先的大连植物疫苗大范围的应用于辽宁、新疆、黑龙江、云南、山东、陕西等15个省和自治区的多种农作物种植中,为在神州大地辛勤耕耘的农人开拓新路、保驾护航。

  近年来,大连庄河着眼于构建更加完备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全力打造集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应用于一体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如今,大连、辽宁乃至东北立足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品类丰富的发展优势,加快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持续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而行、向“新”而生。

  ——轮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126~131米,叶轮直径220米,扫风面积约3.8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

  ——满发风速下,每转动一圈可发电约18千瓦时,每年输出约260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满足2万户三口之家一年正常用电。

  距离大连市区170余公里的庄河石城岛东侧开阔海域,数百座百余米高的“大风车”耸立在蓝天碧海间,巨大的风电机组叶片不停转动,蔚为壮观。

  这里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华能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场址,包含Ⅱ风场、Ⅳ1风场两部分,装机容量6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约17.3亿千瓦时,可满足144.2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

  2021年12月29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后,成为中国北方单体容量最大、纬度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同时也是辽宁一次性投产清洁能源项目之最。

  “华能庄河海上风电项目还在建设,和项目有关的细节,我们团队每个人都记忆犹新。”海上风电从业经验比较丰富的刘慧权自2022年起担任华能辽宁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庄河海上风电项目部主任,有幸见证了两大风场的建成投产。

  庄河海域平均水深30米,常年风高浪急、海况恶劣,施工作业困难重重。海上大兆瓦风机的尺寸和重量,都远高于陆上风机,更为装机带来非常大挑战。

  同等规模和条件的海上风电项目施工工期常常要18个月以上,刘慧权和无数海上风电建设者,克服开阔海域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复杂、温带风暴潮频发、高纬度海域冬季低温环境等坏因影响,成功实现了“同年开工、同年全容量建成”的目标。

  为了抢抓施工窗口期,吊装工作必须争分夺秒。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工程人员顶着大风、冒着大浪,全力与时间赛跑。

  华能庄河Ⅳ1号项目在施工阶段创造了46小时安装1台风机、1个月安装12台风机的纪录,这也是目前国内纬度最高、最快的安装纪录。

  刘慧权还和团队突破冬季施工瓶颈,实现全年连续不间断作业,在-15℃成功完成风机吊装。

  一位位新老海上风电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在庄河海上风电场创造出一个个行业新纪录。

  如今的黄海之滨,一座座风场实现了“向海争风,化风为宝”的夙愿,抽水蓄能电站、滩涂光伏、核电绿能等项目的谋划建设将不断延伸清洁能源产业链,为千家万户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能。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国际铁路联运列车,其在时效、价格、运能、安全性等方面优势显著,开行数量和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一列列中欧班列翻越山河,铺就亚欧大陆人文经贸往来的新通途。依托中欧班列的强劲赋能,东北也持续焕发新时代全面振兴的勃勃生机。

  深冬时节,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大连货运中心金港营业站内吊机轰鸣、吊臂挥舞,铁路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进行着检查和装卸工作……一列即将出发的中欧班列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12月9日9时31分,包佳林驾驶满载着1648吨树脂、造粒机、牙刷等集装箱货物的75043次中欧班列缓缓出发,一路加速至时速120公里,抵达沈阳苏家屯后,交由下一班司机驾驶。

  随后列车经由满洲里出境,继续行驶2000多公里,陆续抵达莫斯科、克列斯特、叶卡捷琳堡等欧洲城市。

  “作为一名95后,我很荣幸能成为一名中欧班列司机。”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包佳林清楚地记得2021年时,他驾驶的中欧班列一列编组是50辆车,如今的中欧班列一列编组可达到55辆车。

  见证了中欧班列运能的扩容,也感受到了日渐繁忙贸易往来和日益壮大的中欧班列“朋友圈”,这让包佳林很自豪。

  “累是真的累,高兴也是真的高兴,这份责任更要求我们安全操纵,保证中欧班列平稳运行。”

  中国铁路沈阳铁路局集团公司管段位于全国铁路网的东北端,所属大连货运中心承担着辽南地区和辽西部分地区的铁路货运业务,北至沈阳新民市,东至丹东,西至锦州、山海关等地,设有82个营业站,货运营业里程1945公里。

  目前,大连货运中心金港营业站已实现中欧班列每周两列常态化开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稳定的货物运输保障。

  今年1月至11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6145列,发送货物17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19%,综合重箱率100%,运量已超2022年总运量。

  今年以来,大连地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96列,发送货物10560标箱,涵盖电子设备、生物制剂、化工产品、服装鞋帽、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等多种品类。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正跨越山河开新途,跑出东北新活力。

  中欧班列从这片热土出发,在亚欧大陆上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并将持续以其强劲动能,连通四海,沟通八方。

  曾经,国内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能源、船舶、军工等精密制造领域的高端数字控制机床长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卡脖子”,极大制约了下游产业的发展。

  光洋人深耕高端数控领域,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攻克了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数字控制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核技术,实现了高端数字控制机床的“中国创造”。

  在金普新区老虎屯的山坳里,地下14米深处藏着一幢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的庞然大物。从2015年开工建设,到2017年封顶,再到2020年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王雪见证了这座地下工厂的从无到有,再到成为引领高端装备制造的“中国力量”。

  10年前,王雪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加入了大连光洋科技集团,牵头成立了电机研发团队。彼时,高端机床驱动电机还是美、日、德垄断的市场,销售价格达到国内同体积电机售价10倍之多,极大制约国内下游产业发展。

  从零开始,王雪和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的机床用高端驱动电机的研发任务。

  不管是原料、设备还是知识储备和加工工艺完全都是空白的,只能一次次在试验中找寻思路,优化产品。没有现成的零件就自己造,没有专门的工具就琢磨改,就这样,王雪带着10人团队忙碌了几个月,几乎是用10双手做出了纯手工的电机,而这些电机就成为国产高端机床的澎湃动力。

  2000年前后,光洋科技董事长于德海耗资1000余万元,从国外进口了一台高端设备。但运回工厂准备使用的时候,国外厂商却对设备摆放的位置、用来加工的产品甚至操作的工人都有严格限制,出现一点偏差,就远程锁定设备无法使用。

  花大价钱买设备却无法自主支配,更不可思议的是众多国外厂商根本不对国内销售,这让于德海萌生自主研发高端数字控制机床的想法,而这一做就做成了国内领先,国际比肩。

  数字控制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而五轴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可满足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高精度加工,主要使用在于航空航天、电力、能源、船舶、军工等精密制造领域,多年来一直被国外“卡脖子”。

  于德海带领光洋人深耕高端数控领域,坚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立“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控制集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攻克了一批制约我国高端数字控制机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核技术,实现了高端数字控制机床的“中国创造”。

  科德数控是光洋科技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科德数控及控股子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146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60项,商标59项,作品著作权3项。

  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字控制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课题29项,其他几个国家及地方研发项目18项。

  由于高端五轴数字控制机床制造和装配对环境和温度、湿度、震导指数等因素要求极高,光洋科技又斥资数十亿建设了恒温恒湿的地下工厂。

  地表以下的恒温岩石层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这里温度常年控制在22℃左右,湿度在55%至65%之间,外界震动干扰也很难传导到地下空间,保证了车间稳定性,保障了设备精密度,也进一步巩固光洋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科德数控在国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领先位置。

  长海县是全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自然环境优越、渔业资源丰富。海底电缆工程的规划建设和持续完善,为海岛地区基础设施提供坚实保障,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从当年的人力敷设到如今新设备、新技术赋能海缆智能化运维和智慧监控系统,一条条海缆为海岛居民提供稳定光与热的同时,也见证着海岛建设的日新月异和海岛生活的今非昔比。

  2023年11月14日,辽宁大连长海县,东北地区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缆输电线千伏王海线成功送电,实现了东北海缆设备智能运维的新跨越。

  地处辽东半岛东侧的长海县,是全国唯一的海岛边境县,自然环境优越、渔业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海底条件,对海岛供电提出严峻的挑战。

  1980年,长海县第一条海缆——城子坦至大长山海缆在临时改装的敷设船和人力拖拽下完成了敷设,结束了长海县使用柴油机发电的历史。

  土生土长的长海人李广,至今还记得11岁那年的秋天,在岛上看到东北首条35千伏海底电缆敷设的情景:

  约1公里的距离,近15吨重的海缆,上千人穿着背心短裤,肩膀磨得红亮,脸上兴奋飞扬,一点一点拉近着他们与光明的距离。终于,岛上的灯亮了,李广和小伙伴再也用不着在呛人的煤油灯下看书写字。

  到1987年,庄河至石城岛、石城岛至海洋岛海缆相继敷设投运,石海线成了当时亚洲最长的海缆。

  1993年,那个亲眼见证岛上首条海缆敷设的孩子,成为东北首个海缆班组的技术员,开启了守护海底电力“大动脉”的职业生涯。

  早些年,海缆敷设使用的敷缆船和导缆架都是自行改装和创新改造的。由于当初海缆敷设技术落后,海缆都是直接抛放在海床上,经常受到渔船抛锚等外力破坏,出现故障停电。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海缆专业班组,海缆维护班负责着大连长海地区32条共274.35公里海缆的运维任务。

  2019年7月,“95后”姑娘连娜来到海缆维护班,成为班组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职员,长海的夜灯从此有了更年轻的守护传承人。

  近年来,长海电网陆续开展海缆新建和改造工程,最新的冲埋技术大幅度减少了海缆遭受外力破坏的几率:

  海缆敷设时采用的是自身无动力的高精度海缆敷设船,船只前行力量全部依靠收紧拖轮和锚艇运送的四口船锚,就像是反复进行着一场船只与船锚的“拔河”,而拖轮和锚艇它们就像是“裁判”,每每在船只靠近船锚时,及时将船锚再送到下一个位置,确保这场“比赛”持续进行。

  随着埋设机用澎湃的水流迅速筑起约2米高的海底堡垒,海缆顺着通道游走落位;

  据海面20米至40米深的海床上,海缆以6米/分钟的速度,在约2米深的海缆沟中精准敷设。

  2023年,东北地区首条630平方毫米截面积海缆成功送电,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填补了东北地区海缆智能化运维的空白。

  配套建设的海缆智慧在线监控系统,通过海缆自带的光纤实现海缆运维全天候智能监控;

  海缆敷设施工采用拖拽式潜水器综合监控导航系统,可实现海缆路由敷设精准掌控;

  围绕深远海资源开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长远号”实现了我国深海矿产智能混输装备技术的重大突破。

  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以重点科研项目为引领,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专业人才扎根大连,不断探索科技前沿的新高地和新未来。

  波涛翻滚的蔚蓝海面,神秘莫测的海洋深处……对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水动力研究所副所长邹丽来说,都是她广阔的“实验室”。

  比邹丽的“实验室”更广博的是深海丰富的矿产资源,海底矿产中富含多种新能源电池等新兴起的产业亟需的稀有矿产。多年来,世界各海洋强国加紧争夺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主导权和优先权。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深海环境中把这些宝贵资源输送到海面,则面临着风、浪、流、深海内波等复杂外部作用的严峻考验,这也是邹丽和团队十余年来潜心研发的重点领域。

  2021年8月,邹丽带领团队在南海组织实施首次深海矿产智能混输装备系统“长远号”的500米深海试验。为了这次试验,邹丽在海上一待就是22天。

  由于技术复杂、海试难度大,500米级智能混输装备系统从布放、试验到回收,是24小时不停歇的分秒必争,连续7天不间断团队作业,邹丽和小组成员时刻面临海上未知的挑战。

  然而,看到海水夹着矿粒被源源不断地运输上来,且所有指标都达到或超出原有设计要求时,邹丽竟然完全忘记了疲惫,激动地喝了一口来自500米深海的水,

  就这样,邹丽带领团队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智能的3000米深级混输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创造了我国“深海矿产智能混输装备系统研发”海上试验最大下放深度和最长连续稳定运行时间的纪录,为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深海矿产的商业化开采走出坚实一步。

  从海洋工程环境的理论研究,再到新型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研发,邹丽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从机理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装备研发的道路。

  10多年来,邹丽扎根海洋工程环境、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她是我国深海矿产混输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荣誉,“长远号”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在今年举行的第五届“科学探索奖”中,邹丽成为全国仅有的3位女性获奖者之一,也是交通建筑组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以来,邹丽通过你自己的科研方向,将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工程应用三者相结合,不仅认真指导各级本科生,还培养了基础扎实、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的硕博士近40人。

  她注重以项目导向授课,着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国家重点项目试验的机会,在“实战”中积累本领。邹丽的团队里,有来自吉林、山东、山西等多地的科研人员,并且持续扩充,不断壮大。

  今年10月27日,大连理工大学深海工程创新实验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这是世界首座风浪联合深水实验室,建成后,可为我国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近海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重大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一流的研发条件和相关实验的条件,使我国拥有当代世界一流的全面模拟海洋环境的新型海洋与船舶深水试验水池。